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饱含对审计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新征程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省审计机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自觉运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规律性认识指导实践,努力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江苏改革发展大局,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审计力量。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纲,把准审计工作正确方向
江苏省审计机关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热潮,并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聚焦“科学规范”,扎实履职尽责。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审计立项、实施、成果利用、整改、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聚焦“改革创新”,突出谋深谋远。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以老办法运行新体制”等问题,切实从改革大局角度思考、谋划和改进,巩固和发展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审计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创新,塑造审计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聚焦“提高质效”,坚持久久为功。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深入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纲举目张加大审计力度,精准揭示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动真碰硬抓好审计整改,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
以保障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为主线,更好发挥审计独特监督作用
江苏省审计机关不断深化和自觉运用党对经济工作和审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作为审计工作主线,着力在保落实、促改革、提绩效等方面下真功、求实效,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促进宏观政策加力提效。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意图,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重点关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情况,推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对“两重”项目推进、“两新”政策落实以及清欠企业账款等情况审计监督,促进用足用好政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发展动能。
促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认真研究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当好改革促进派。围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加大对财政、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审计力度,注重以改革视角揭示问题,以改革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助力打通堵点难点,推动重大改革走深走实。
促进风险隐患有效化解。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组织开展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程建设领域风险防范,以及地方财政收支、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等审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促进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三农”、社保、教育等领域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
促进各级干部干事创业。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重点领域,持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关键少数”依法履职、规范用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确保容错纠错科学规范,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以“强研究、提质效”三年行动为牵引,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审计机关以2024年开始实施的“强研究、提质效”三年行动为牵引,把科学规范开展审计作为2025年工作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层次和水平。
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审计工作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政治意图和战略部署,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运行机制,在做实重大事项直报机制、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等方面主动作为,持续推进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细化实化制度化。胸怀“国之大者”,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契合性。
科学规范引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科学谋划审计项目,实现与党委、政府关心关切精准契合、不同项目之间有机融合。强化审计现场管理,控制现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问题查核,按照由事及人的逻辑,在职责范围内大胆监督、敢于碰硬。科学研判问题,在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基础上,从改革的角度进行揭示和反映。强化审计整改工作,按照“可批示、能落实”标准,提出审计整改要求和审计建议,把牢“销号”关口,进一步增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能。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推动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坚持科技强审,深化大数据审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人才支撑,塑造审计职业精神,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培养一批在不同审计领域精耕细作的专家型人才,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经济监督“特种部队”。
刘军
作者系江苏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